義命與哲學的局限
《不以名人、名流博取眼球,不在美譽前失衡的,自由造夢哲學家 -陳世英》
義、命一對概念乃源於儒家孟子。
義指正當性,自己有足夠能力可求,並且必可求得,即「求則得之」;
命則繫屬於天,天命連言,此思想可謂是孔子的延續,孔子自述學習之歷程,即云:「五十而知天命」,
命既在天,自不為人所控,故人求而未必可得。依此,可見二者之異。
孔孟皆主張以義安命,實強調自己所可以控制的部份,而不以那些不為自己控制的部份所困擾。
如此,人自沒有什麼的掛慮,生命即能安定愉悅。
此是儒家的理想人生,不比道家的不爭消極,但又不會因過於積極而自困。
然而,在日常的生活中,這種理想人生在多少程度上可被體現呢?
試舉一例,若你參加一考試,努力的讀書溫習,最終卻成績強差人意。
於此,義上面,你盡了可能盡之力,只是一命令你得不到好結果,你明白了這道理,但能因此而心安嗎?
又再言一例,若一窮書生愛上一身家富裕的大戶的千金,他向她做出種種的追求,她也對他不抗拒,
但當二人各自對其父母言要跟對方結成夫婦時,二人的父母皆不應允,結果二人只有一生分離。
這又是一命,義方面二人皆盡了,命,你心息嗎?
「單憑此二例並不足推翻儒家學說,儒家為一工夫理論,必須修習方可達到理論所說的理想境界,
以上兩例的人物皆無修習,如何可相提並論?」
這是一個完全合理的回應。
合理,合符對儒家哲學的了解。
可是,我所要質疑的,卻是儒家這個理論的實踐可能,多大可能。
閣下可以放一大堆解釋:
例如看經書二十四小時、迫自己靜坐反省四十八小時等,這些具體的規則是可給予的,
你可跟著做的,但做到何時?我照著做是否多少有所得?
「宋儒也言 氣質稟受影響修習成果,怎會保證你實能成聖,實有理想人生?」
但既不保障,何以仍要繼續,這若再追問,可能涉及對心性的理解,
但,還是那問題,儒家思想令人心安的方法 是否真能令我人生變得無擾無懼,多少程度?
至此,或有一個現象可被照察,哲學好像是對人生各面向進行探討,但到最後,除了一堆精緻嚴密的理論外,
某些基本問題卻好像尚未被解開。
《※人有童心 一世年輕 ※房寬地寬 不如心寬 》
曾有一同學言道:「生死問題就是這樣解決了嗎?為何還沒答案似的?」
讀哲學的會知這說法有一方法回答:「哲學問題從來沒答案」,
但明白了,我們仍好像想解開,能力上卻又不可,這當中背後的動力,可能仍是對生命理想化、
美好化的嚮往,用英文言即人想beautify自己的life。
人有美好人生的憧憬,故想避免自己的不快受苦,不快多源於生老病死、成敗得失,要解決它們,
遂思考關於它們的各個問題,然而,思考了,答案是無的,
甚至你可能會因思考而迷失,結果你又不再想,
但美好憧憬又會再迫令你去想......不休不止,沒了沒完。
沒錯,你學了義命分立、不爭、無為,又知人是理性的動物,不該做非理性之事,
但你好像不但解決不了問題,反令自己陷入死胡同。
這是否指哲學無用,哲學無價值?
不是,只是其學術用途多於實際使用,哪怕是已經談到最貼近日常生活的愛情、
生死。在無止境的循環中,我算是看到了一絲微弱的暗光,只是它由慘白組成而已。
文章出處 http://ts88lai.mysinablog.com/index.php?op=ViewArticle&articleId=4210973
留言列表